这位使者为了保密,一路上都没亮出身份,到了东京才通知鸿胪寺官员。
辽国虽然已经灭亡,但漠北还没纳入金国统治。包括后世新疆的阿勒泰地区,与漠北共同组成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,这些地方依旧还维持着辽国的行政系统。
一度名存实亡,各部已经有独立倾向。
是耶律大石率领二百铁骑,用武力威慑那些部族不敢轻举妄动,并通过复兴辽国的大义获得统治地位。
他这几年都在串联各部,实在不听话的,就直接派兵去打。
今年刚摆平阿勒泰地区的粘八葛部(乃蛮部前身),顺便南下联络高昌回鹘,听说高昌回鹘要出使大明,便悄悄的一并随使节团而来。
朱铭首先接见高昌回鹘使者,听完叙述之后问道:“也就是说,耶律大石刚与高昌建立邦交?”
高昌回鹘使节团首领叫策彻,即佛教里的“持戒”之意,他回答说:“我国之前一直是大辽属国,耶律大石自称辽国正统,勒令我国继续宣誓臣服。”
朱铭点头说:“辽国与中国为兄弟之邦,高昌臣服于辽国也不算背叛。”
策彻表忠心道:“我国虽臣服于辽,却是心系中国。之前与大宋曾约为甥舅,如今大明取代大宋,请太子继续让高昌做中国的外甥。”
朱铭说道:“吾当禀明陛下,正式册立高昌国王。”
“多谢太子殿下!”策彻大喜。
高昌占据着哈密和吐鲁番,这全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,可谓怀璧其罪。
他们只能到处找爸爸,之前的辽国是爸爸,而大宋又是舅舅,后来干脆把耶律大石也当爸爸。
可以先册封高昌国王,等今后灭了西夏,打通河西走廊,再派兵进驻高昌国。
国王若是识相,可以保留王位,但军权必须剥夺,具体模式类似蒙古统治大理——大理国王仍在,同时军政大权归于蒙古。
策彻退下之后,黄头回鹘的使者又被带进来。
黄头回鹘有许多部落,而且缺乏威望足够的大首领。
他们游牧于青海北部、甘肃西南部和新疆东南部,名义上隶属大宋陇右都护府。平时向大宋朝贡一些特产,也吃些丝绸之路的残羹剩饭,如果遭受西夏武力威逼,就会请求大宋出兵帮忙。
而大宋若从河湟进攻西夏,也会让黄头回鹘发兵,在西夏的西南部边界袭扰(主要是搞劫掠)。
一番交流之后,朱铭允诺册封。
大明将在黄头回鹘各部当中,册封三位大将军,其余部落首领皆为将军。
北宋的陇右都护府已经撤销了,等今后攻略青藏才会复设,黄头回鹘属于极为重要的带路力量。
朱铭询问道:“西夏之西乃高昌,高昌之西又是哪国?”
一个黄头回鹘使者说:“高昌之西,乃是黑汗国,所信之教为大食教。”
朱铭点头沉思,跟记忆中的喀喇汗国对应起来。
此时的喀喇汗国,已分为东西两部,后来耶律大石西征,主要征讨的便是东喀喇汗国。东喀喇汗国吞并于阗之后,还在继续冒充于阗进贡,在官方文书里称宋朝皇帝为“汉家阿舅大官家”。
西域一堆政权跑来中国认舅舅,起因是唐朝皇帝下嫁公主。
当时是把公主嫁给回鹘,这导致唐末五代以来,西域政权都在争夺回鹘正统。
就连从西边杀来的喀喇汗国,也入乡随俗争夺回鹘法统,抢着给中国皇帝做外甥。
而且还有些道理,因为喀喇汗国就是西迁回鹘建立的。
法统这个玩意儿,说起来虽然比较虚,用起来却是极为顺手。它可以提高统治的稳定度,确立统治者的正统性,增加国内反叛者的造反难度。
……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真的只想搞事业[快穿] 失忆美人带球跑后 梨花覆山 卖盒饭开始解冻地球 做最强的前妻要注意什么 我只是个爱养老婆的好男人 打工人,但万人迷[快穿] 被换了气运后 重回八零: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在寄生世界当普通人 我小师妹好难杀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写顶流同人文翻车后 守寡后嫁给了皇帝 七零军婚:炮灰靠弹幕躲剧情 女主角失格[GB] 这个疯发定了 穿成强占男主的母夜叉 高危片场,但大学生实习 全球农场TOP1